小時候就很喜歡過手癮的感覺,不是那種把東西拿上手把玩過後就不想再玩的那種,賭神大哥們不是很喜歡在賭錢時把甚麼籌碼阿戒指阿按摩球阿在等對方動作時把玩一整天待輸掉時才肯發呆似的丟掉的嗎?我指的是那種。甚至現在的推蓋式手機就是為了讓我過手癮才買的,整天啪搭啪搭響過不亦樂乎。
初時也沒甚麼意識,覺得這些「過手癮」的行為應該每個人總有一點吧?但是長大後友人們老是覺得我整個人動作很「浮誇」,打開手機而已,需要從褲袋拿出來到推開手機這麼一氣呵成嗎?(詳情參閱黃子華的棟篤笑)每次被這樣說我整個人就很茫然,甚麼阿?那有這麼誇張?畢竟看我眼裹這個小動作的確很自然,但是在別人眼中那跟本是超浮誇的行為,還說我其實整天有的沒的小動作都很浮誇,好像要現給世人看似的。
後來看了卓韻芝的『倫敦奇遇記』,她遇到了一個人文學的研究生說「每個人的動作都有其獨特之處」又令我釋懷了一點點,就我的動作比較奇特吧,我這樣想。自從對別人對我的小動作有所投訴後(我當成是投訴了唷),我就很自然的去觀看別人的小動作,尤其是在地鐵車廂或是在街上街人的時候,平白沒事幹嘛。
他們的步姿,拿手機出來的方式,執筆手勢,用滑鼠等等,其實也挺獨特的唷,雖然很多時候都是好笑的居多,嘻。而最令我感興趣的,自然是關於手的互動了。手貴為人身上最為靈巧與常用的器官嘛,很多工作都要經由他才能成事,也因此對上不同的工作,每個人的手勢變化的最厲害,身邊也會有朋友寫字或者握美工刀的手勢很獨特吧?就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才是最舒服,最自然的,他反而覺得你們正正經經的執筆和握刀不舒服呢!再打一個比喻,朋友用的滑蓋式手機一些人喜歡把上蓋(或下蓋)滑出來再聽電話但又有一些人喜歡不滑出來直接聽的吧?(我承認我是前者)。
詳細不多說了,不過的確挺好笑的唷!要知道產品設計師們,每次都花費不小心機和時間去研究用家們對他們要設計的產品的用法,但是卻還是有人用他最獨特的方式去用產品。不過老實說到沒看過產品的說明說有詳細說明手該怎麼放就是了。打個比方,其中一種令手指忙得透不過氣的產品,就是可以調校不同設定的單鏡反光相機吧!ISO,白平衡,快門,光圈等等,你不會要我每一次調教數值都要把相機放下來吧?因此大多數廠商都是有自己一套的按扭配置的,但是可沒有說明為甚麼要這樣放唷,當你要用別人的相機跟你自己用是不同廠商的話,你準備每次調教都要把相機放下來好了,因為跟本還不起這個配置嘛!
來,你也有一些獨特的姿勢的體驗或是觀察嗎?分享一下吧(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